人,其實是個特別矛盾的生物。孤獨的時候,想要有人陪;而當身邊過于熱鬧時,又想要一個人清凈。只是有些人被言語傷害了,轉身離開之后,就再也不愿回頭了。
在我小區(qū),有一戶人家,夫妻二人看上去挺恩愛的,因為沒少在公園遛彎時撞見,她家的公婆幫忙帶孩子,日子過得比較甜美和睦。
我愛人跟這家的女主人,有過幾面之緣,若是恰巧碰見都會一起散步,隨便聊幾句。幾番閑聊后得知,原來她是名護士,需要晝夜顛倒上班,有的時候上了夜班,第二天需要休息。
家里的老人不太留意,剛開始的時候會發(fā)出一些聲響,這讓她特別氣憤,想著自己辛苦買了房,還不能安靜舒服地睡個覺。于是,就跑出來指責公婆,讓他們安靜點。
不知原委的老人,感到一臉的委屈,但也只好乖乖地聽話。因為他們知道,這個房子是兒媳出了首付款買的,即便裝修時他們兒子出了錢,但總感覺矮人一截。
因為那次爭執(zhí)的緣故,往后家里人一起吃飯,在飯桌上多了點尷尬,不再像往常那樣,充滿歡聲笑語了。細心的兒子,感受到了父母的委屈。
趁著兒媳在洗澡的間隙,老人跟兒子商量,讓他幫忙買回家鄉(xiāng)的車票,說是離家太久了,得回去看一看,家里的那些周邊,有沒需要修補的地方。
兒子也不傻,自然明白這只是借口,于是問二老,是不是跟他媳婦鬧矛盾了。盡管老了矢口否認,但還是被兒子給識破了,不然不會住著好好地,怎么突然要回去。
三人爭執(zhí)了好一會,也沒有商量出結果來。正當他們相持不下之際,兒媳站在房間門口,冷冷地說道“既然住著不舒服,想要回去那就送爸媽回去唄”
這話從媳婦口中嘴里蹦出來,男人聽了之后尤為憤怒,立馬怒火中燒,手指著他媳婦對她說:“是不是你要趕走爸媽,老人們犯了錯,你多擔待些,若有做得不對地方,我替他們二老給你賠不是”
兒媳也不是蠻不講理之人,瞧見老公如此卑微,也就算了。這道坎算是過去了,老人也沒鬧著要回家了,這個家也恢復了往日的平靜,重回原來的軌道了。
公公幫忙買菜做飯,婆婆幫忙料理衛(wèi)生,以及接送孩子,夫妻二人忙著上班賺錢,日子過得是相當的美滿。
只是有裂痕的感情,即便短暫維持了表象的和平,也會有重新爆發(fā),只需有一個引爆點即可。
像往常一樣,老人忙碌于日常的瑣碎。公公為了一家人的伙食費盡心思,既要考慮預算,又要健康和營養(yǎng),還要兼顧全家人的口味,這是件苦差事。
若是換做有同理心的兒媳,想必會珍惜這么努力的老人,可惜她并沒有,面對老人的存在,她感受到的不是慶幸,而是厭煩。
她厭煩老人,總是打擾她的休息,即便二老已經足夠小心翼翼了。她厭煩婆婆,搞衛(wèi)生總是不干凈,晾衣服總是沒理順,晾干的衣服,收回來凈是褶皺。
她埋怨公公,總是做那些大魚大肉,殊不知,那是心疼她上班辛苦,想著要給她補補身體。可惜,老人的所有好心,她全然不知,或是即便看見了,也不愿往好的方向想,倒是先入為主地認為,自己沒有這么好的命,攤上了如此好的公婆。
一邊是她的不知感恩,一邊是老人的繼續(xù)討好。若是沒有單方面的爆發(fā),即便有過不快,也會繼續(xù)相安無事共處下去,偏偏兒媳喜歡沒事挑事。
趁著老公不在家,外出談生意的功夫,爆發(fā)了一場有史以來最大的爭吵。過往所有的雞毛蒜皮,都被翻出來了,鬧得非常不愉快。
老人爭辯了幾句后,識趣地進房間收拾行李,也沒打算跟兒子說,若是說了指定就回不去的,也不必為此鬧得夫妻之間不愉快。
趕走了公婆之后,兒媳終于松了一口氣,感覺日子正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發(fā)展。有自己的房子,里面有愛人和孩子,沒有了煩人的老人。
可惜,她想要的幸福日子,并沒有過太久。興許是過于勞累了,也可能是過往積壓太多郁悶情緒,總之在趕走公婆之后,她的身體亮起了紅燈,生病住院了一周調理。
往常小孩都由公婆料理,這回夫妻二人既要工作,又要照看小孩,顯得有點捉襟見肘。她生病住院,更是讓這個家忙得團團轉,恨不得能有人幫忙。
生病住院回來,看到家里的一幕,她懊悔當初趕走公婆。地上的玩具,丟了一地,桌上的飯菜長毛了,也沒有人收拾,偌大的房間,彌漫著一股事物霉爛的味道。
忍著反胃,把家里收拾干凈后,癱坐在沙發(fā)上,才體會到過往老人的辛苦,原來過往的自己,一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。
懊悔之余,她想著讓老人回來,可又放不下面子,于是鼓動老公去出面游說。奈何被老人拒絕了,老人以不習慣大城市里的空氣,喝不慣城里的水為由,拒絕了兒子的請求。
即便他們心里,特別想見一面孫女,但還是忍住了,不愿再受那樣的氣。事已至此,無可挽回了,縱使兒媳再懊悔,也于事無補了。
感情的傷害,就像往竹子上打釘子。即便往后,你把釘子拔掉了,但是過往傷害過的痕跡,依舊在那,特別顯眼的存在著,不會隨著歲月流轉而抹平。
曾聽人們說,我們之所以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,其實并不是真的原諒,而是算了而已。不去計較,不代表我們真的原諒,真的放下了。
也許有人會說,老人何至于這么不識抬舉,后輩給她臺階下了,他們就該順著下來,而是端在那里,這樣僵持,只會讓結果越來越壞。
道理我們都懂,只是那些傷害,沒有作用在我們身上,永遠也無法感同身受,不能去要求別人原諒,這就有點讓人難為情了。
老人的不原諒,自然有他的理由。在我看來,老人并沒有做錯。當初趕走他們的人,如今又因為忙不過來,又乞求他們回來,老人成了什么了?是說丟就丟,說要就要的物件嗎?
他們顯然不是,他們有自己的情緒,也有自己的想法。若是晚輩沒有給到應有的尊重,那即便自己再委曲求全,也得不到想要的生活。
我們常常習慣于責備老人,出現了問題,首先問責的是老人,而不是先自我檢討。任憑老人對你有多么深厚的感情,也經不起一次又一次的摧殘。
老人們愛我們,但我們卻仗著這份偏愛,一次又一次地傷害,直到這份感情被戳得千瘡百孔了,才幡然醒悟過來,原來當初我們過分了。
有些東西,不要等到徹底失去之后,才來悔恨當初沒有好好珍惜。希望此刻,看到這里的你,可以好好善待,與你同在一個屋檐下生活的老人。
評論列表
服務特別好,而且給人的感觸也挺深的,真的可以的
如果發(fā)信息不回,怎麼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