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隱夢尤
在我的成長經(jīng)歷里,有很多東西是沒在家人老師朋友的指引下獲知的。
比如,在24歲以前,沒怎么探究過“抑郁”這個詞更多的涵意,在我的字典里,“我快抑郁了”是一種或夸張或傲嬌的牢騷,24歲以后,我深信了一種新的疾病叫“抑郁癥”。
與其類似的病癥還有“焦慮癥”。對這兩種疾病的認知,不光是來源于網(wǎng)絡平臺和書本讀物中越來越多的實例,還源自我的生活中也出現(xiàn)過被確診的朋友,或者朋友的朋友。
當生活里出現(xiàn)了受此困擾的人,不免會多關注一些這方面的信息。逐漸理解了抑郁癥患者不受控的情緒,理解他們不是矯情,理解了那些由精神枷鎖帶來的軀體障礙——雖然不可思議,但不是無緣無由。
盡管理智上理解他們,但情感上還是會遺憾——害怕是什么樣的思維模式,能讓一個鮮活的生命對世間美好喪失敏感;也悲憫他們大多數(shù)人,在快樂的外表下,小心翼翼藏著一顆孤獨的心。
我的這種遺憾和悲憫,在讀《我可能得抑郁癥了》一書中,得到了些安慰。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重度抑郁癥患者,小說以半自傳的形式展示了一位三十一歲女患者的工作、生活、社交和愛情,講了一個被拯救與自救的愛情故事。
讀一個人的文字就近似于讀她的內心世界,從厭世厭己厭食,到情感障礙,再到掙扎自救,自白直觸煎熬的靈魂。更加感受到一些他們身上某些共性的東西——缺少自己對自己的認同,渴望被愛,卻卑微悲觀到了塵埃里。
生命本孤獨,唯愛是良藥。這不是雞湯,是真理。
挫敗感在每個人的人生階段里都會遇到,有的人可能從小有美滿的親人之愛,但愛情路上屢受傷痕;有的人認定為彼此摯愛,卻有可能不被家人接受和理解;還有些人,一路親人愛人朋友眷顧,沒有特別大的糾葛紛擾。生活無非就是這幾種情況,卻能衍生出萬千境遇和人生。一直相信,情感心路歷程影響人的思維和心理健康,進而影響工作和社交。有的人天性樂觀些,有的人天性悲觀些,抑郁擇人而棲。
我始終無法想象抑郁癥患者過度的悲觀主義,但無比相信愛和所處環(huán)境能改變人的人生軌跡。愛一個抑郁的人,和讓一個抑郁的人去愛,都是一件相當需要勇氣的事。比起萬一不被愛,我會去倡導萬一被愛。
如果彼此喜歡,勇敢一點。
這世上的冷漠和恐懼都是因為不理解、不了解才達不成彼岸,枉費了辛苦和期待?!吧竟陋殶o外乎是沒有人真正理解你”,不是沒有人,而是暫時沒有遇到相伴一生那一款。也不是一直辛苦,只是,得失流轉,需要節(jié)點,你需要做的就是不要關閉心門。
很久以前,看過一則新聞,大意是說一位富婆和一個巧舌如簧的人戀愛,被哄騙了很多錢財,后來騙子消失了。警察要備案抓捕,但令人意外的是,整個過程富婆并沒有表現(xiàn)出特別大的因丟財而痛心。原來,她因為這段戀情,度過了一段很快樂的時光,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抑郁癥痊愈了。盡管動機不純,但我愿意相信這件事的“客觀促成”的真實性。
面對壓力,返璞歸真的生活環(huán)境,和愛一樣是良方
作者也講了一個她做律師的朋友接的案例。一個女孩因為感情被騙把渣男殺了,家人找到律師,只求她可以活命。女孩有抑郁癥,希望能在量刑上減刑,后來案子遲遲未判,拖了一年多,而女孩的抑郁癥卻在看守所里好了。
監(jiān)獄那么壓抑的地方,抑郁癥不應該更嚴重嗎?但是律師給的回答卻是“他們早上準時起床洗漱吃飯,運動,午飯后又玩玩桌游或者其他活動,沒有手機可玩,晚飯后準時睡覺,這樣的規(guī)律生活很多病都可以治好?!?/p>
聽起來很神奇,想一想諸如“你就是太閑了,把你扔到農村或者深山干一個月活,沒有手機沒有網(wǎng)絡,保證你多吃幾碗飯睡覺不失眠也不抑郁了”此類的勸解,不免有相通的道理可取之處。時間倒退二十年,在那般經(jīng)濟環(huán)境下,也未曾見過“抑郁”是如此高頻的詞吧。面對壓力,返璞歸真的環(huán)境,和愛一樣,是良方。
去愛和相信愛,去適應改變的環(huán)境,在常人眼里很容易,在抑郁癥患者那里卻是說起來都懂,做起來軀體和精神都會不聽使喚。這必將是一個自我突破的艱難過程,盡管艱難,與漫漫人生路相比,陣痛卻只是那集中的一小段時間。這也正是作者在小說《我可能抑郁了》用她實際經(jīng)歷證明給我們的希望。
認同自己,接受自己的不完美,學會和那個不滿意的自己和平共處,接受那個也可以愛與被愛的自己,“我曾經(jīng)想要斷絕和這個世界的聯(lián)系,現(xiàn)在我想好好看看這個世界”,這是作者在小說最后寫到的心聲。
這也是愛的力量。
萬物皆有裂痕,不必羞于啟齒;背光而行時,愿有人體察你的困境。
這是愛的信仰。
評論列表
我最近了解了一下,是我朋友給我推薦的,很靠譜,推薦大家情感有問題的可以嘗試一下
可以幫助復合嗎?